近日,常州市发布常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阐明“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是今后五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今天为大家梳理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内容。
“十三五”期间常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累计完成1576个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90.78%,建成937套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污水设计处理能力1460万吨/年,受益农户17.5万余户。十四五期间常州将继续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内容,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到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受益农户覆盖率达到95%。巩固提升前期已开展的村庄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效果,组织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及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和评估工作,建立问题清单,制订整治提升改造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提升改造任务,确保已建设施长效稳定运行。
加强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建立设施运行情况监管台账,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对超标排放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并纳入信用体系。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运行管护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托管服务试点。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办法,建立财政补贴、村集体自筹、村民适当缴费的运维资金分担机制,完善依效付费制度。
加强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以天宁区作为试点示范区,根据黑臭水体排查结果明确主要污染成因,编制有针对性的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案,整区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按照“摸清底数、试点示范、全面完成”顺序,分阶段推进治理工作,到2025年基本消除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逐步构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治理和运行管护,强化村委会治理责任,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
组织开展重点考核断面汇水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本底调查,结合水质监测结果,查清重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的底数,探索农村面源污染与化肥农药施量、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之间的关系。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编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单元清单,推动优先控制单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常州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化推进、系统化治理、一体化落实、智能化监管、精细化服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指日可待。